传真:0898-3666 0738
邮箱:42194361@qq.com
联系人:黄经理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保税区汽车小镇4号楼5层
在上篇文章中,与会的诸位嘉宾对汽车大数据应用和挖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不可否认的是,诸如汽车大数据和车主数据怎么合二为一形成新的营销体系?智能硬件是否存在商业价值?汽车数据开放和隐私是否存在合情合理的商业模式?如何深度挖掘数据时代的商业价值?等等都是互联网时代从事大数据开发应用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请和车云菌一起,听听来自T圈的行业大佬们对此都有哪些真知灼见。
从互联网应用和电商角度来看,如何理解主机厂对大数据的需求和检验?
首先奇瑞汽车电商业务负责人叶红伟认为,目前主机厂看到并应用的汽车大数据不多,传统获取客户信息的方式,现在来看已经不太现实,而且获取数据维度很少。只有当汽车智能化程度到达一定程度,才具备获取大数据的必要条件。未来希望通过和阿里系的产品进行合作,利用阿里强大的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大数据应用,进一步了解消费需求,进行产品定位、精准营销以及提供后续服务。
针对叶总提出的这点,目前担任奔驰电商业务负责人的李兆军表示,「数据串联」是目前主机厂实现大数据挖掘应用的一大难点。因为即便发现很多数据源,特别是考虑到车主整个用车环节较为繁杂的接触点,如何认识这些数据,如何和数据进行沟通,如何将不相关的信息串联起来,这些都是主机厂面临的挑战。
在问及“从位置和角度出发,大数据应用最需要解决汽车营销问题还是车主服务?”时,叶总认为目前汽车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存在以下难点:
①数据分布在不同平台,与客户行为一起形成数据闭环,很零碎,不相关数据很多,要真正提炼出对企业有利、对客户有利的数据实属不易;
②大数据虽然谈了很多年,但真正通过大数据应用对某一项营销、产品改进、客户极致服务提升不是很多。同时主机厂也面临着如何搜集数据,管理应用数据的难题。
O2O线下服务是否能够解决大数据应用遇到的难题?对整车销售是否有促进作用?
微车徐磊表示“O2O线下服务的加码有利于聚拢和深入了解用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大数据更多运用在营销层面,尽管电商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但因其发展合乎趋势,未来整车销售也将出现线上线下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
照车云菌来看,徐博士提出的观点对主机厂还蛮沉重的。过了15年以主机厂为核心控制链条的日子,如果不是主机厂、不是子品牌,而是互联网品牌掌握主机厂,这个好日子肯定不可持续。那传统主机厂应该如何应对这股冲击?我们一起听听高德董总的精彩分享。
董总认为,大家都希望主机厂提供数据采集方式。但对主机厂而言,这些数据采了之后,高昂投入的应用价值在哪里?而目前主机厂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价值和采集没有好的平衡,都在扯皮。目前来看,利用移动互联网采集数据,可能是低廉高效的一种操作方式。
至于大数据怎么用,董总指出一切目前大数据的获取成本不低,数据量也不够大,因此谈应用没有更好的选择。目前关键是将不同层次的数据打通,进行大量基础的研究工作,为未来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打基础。
汽车数据开放和隐私是否存在合情合理的商业模式?
谈到大数据,关于「安全」其实从未停止过探讨。微车徐磊博士首先向大家普及了安全的几点常识:
①数据应该由用户主动提供,并非厂家通过窃取的方式得来;
②获取的数据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应」:以服务方式获取,再以服务方式反馈给用户。这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不会有法律或者政策上的灰色地带;
③大数据的应用一般只是以统计数据的形式存在并完成平台共享,不能让个性化数据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公司。
做到这三点,合法合规基本没有问题。不过有的数据可能没有那么明确的界定,比如一次点击数据,到底属于用户数据还是平台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不作恶」可能是最后一条道德底线。而目前互联网大环境下越来越少有作恶的空间,因为服务提供商越来越多,只要数据出现问题,用户有权利弃你而去。
面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安全问题,上海网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皋勋向参与讨论的嘉宾提出了一个小小的疑问。他说,“主机厂掌握的数据和天猫、高德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有数据交互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主机厂对此是否存有疑虑?或者各位处理数据的底线在哪里?”
作为从阿里走向主机厂的现奔驰电商负责人李兆军表示,“按照之前操作的范例,每个具体参与到项目中的成员,首先没有办法左右这些数据;其次有专门的项目组,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数据,这个渠道是封闭的,而只有最后生成的大数据结论,指导性数据、定性数据可以使用。当然如果是用户本身主动提供的数据类型,也就不存在法律风险。从这两个角度不难看出,其实主机厂对数据的紧张程度远比互联网公司严谨、慎重得多。
相比而言,奇瑞电商业务负责人叶总则认为“未来大数据时代,隐私是伪命题”。高德的董总同持类似的观点,他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存在隐私,只要你用了手机,你所有行为都会被后台公司所采集”。比如根据个人浏览数据的不同,为其推送定制化的新闻等,这对大多数用户而言是可以接受的。他同时还指出,大公司对用户隐私和数据保护极其认真。以阿里为例,公司内部有专门的数据安全委员会对所有数据负责,而且阿里原始数据不对外公开,一般以匿名或分析的形式进行使用。
当然,目前中国很多公司是没有底线的,但未来一定有这样的趋势:一个公司的生存价值体现在用户是否信任其服务,是否愿意提供数据改善其服务。所以那些流氓公司最后一定会被市场逐步淘汰,而社会这种良好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体系也能够建立并成熟起来。